祖祖辈辈家住农村,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正是因为这样,在我们的心理总有一个心结,老一辈没有给我们学文化的机会,使我们这一辈人几乎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着人类负担最重而报酬最低的务农生活。过去的政策是,只要你生在了农村,除了完成学业改行外,你就别想再跳出农门,等我们有了这种觉悟后,已为人父母了,以后有了进城的机会,但老辈说,想当工人只能等下辈子了,的确是这样。 M|N\*R@-x
好在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有了发展的希望,只要是有点经济头脑的人,加上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仅仅是承包土地获得的收益,就完全可以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吃喝了,除此之外,供一两个学生上学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当年年富力强的我们通过几十年起早贪黑的日夜打拼,成功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孩子们一个个都出息了,带着我们的梦想纷纷远走高飞了。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为孩子们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不舍和牵挂。 UA'
hj
农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 信奉”家里不发儿子没大, 儿子一大顶门发家。‘尤其是以女孩为主的家庭,给国家培养人才是赔本,我们把娃娃送到远处,家里一旦有急事,别人就会以此为把柄,嘲笑挖苦。盼望孩子早日出息后改变家庭现状,已成为诸多家庭发家的唯一念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这种想象还不乏现实。由此我们同样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辈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这是我们这辈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和期盼。 L'fE_&!@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我们已过了花甲之年,病灾祸患总是时不是把我们推向病床。当我们还担心女儿们因为我们耽误工作时,儿女们却争先恐后来到病床前 。 5u\ct)*
前些年我们有病住进医院,大女儿怕不方便,把我们从千里之外搬进兰州 ,精心伺候。去年老伴有病住院,三女儿是单位的领导,公务繁忙,依然放下工作,全程陪护。今年病魔再次缠身,几个女儿又是把我们的病摆在了第一位。二女儿家在农村,本身条件就差,加上她的孩子不久前因病刚做过手术,斥资数万元,但还是倾其所有,直至出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女婿,才学兼备,人品更是没得说,我和老伴常以其为荣。前后几年,我和老伴生病期间,大女婿本身就行动不方便,每每都不顾自身的疼痛,来到病床前或接到家里细心照顾,他对我们的关心程度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超过了亲生父子。女儿孝顺不稀奇,女婿贤德不多见。一想起大女婿,一股股暖流就会阵阵涌上心头,令我和老伴大受感动,胸臆中有不可解的温馨,有此女婿足慰平生了。 dx7lp3 {>
老话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我从几个女儿、女婿的身上,却感受到了女儿孝顺,女婿贤德的人间温情。看来先人的话也不完全对。 7nUj?=
编后语:以上内容是岳父病愈后发的一些感慨,老人永远是那么慈祥,那么善良 。不瞒您说,岳父提到的大女婿正是在下,本来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本没有什么可褒奖的,可岳父坚持说写上,拗不过老人,恭敬不如从命,只好从之。我要说的是,身为人子当施以孝道,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能够得到老人的眷顾和称赞吾心足矣。 今杜撰此文,想以此为大家鉴。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贵在坚持。老人是我们永远的牵挂,人都有老的时候,不要嫌弃老人,也不要视老人为累赘,在老人有生之年对他们好一点,不要让老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遗憾。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即使老人有一天不在了,我们也不会因为愧疚而懊悔,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才会活的坦然。 (T5Q8f=*
[ 此帖被鲁宝林在2013-09-27 12:11重新编辑 ]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