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K0 1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特制的本标准。 UU^^d6Z7
Vy+
6B|-5@
76bCf?UN
第一章 总 则 TsZ/.~
+qH4B-(e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矿商贸及服务类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的创建、培训、咨询、服务和评审。 9^pHf&i
第二条 本标准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 C' 9w( Y
第三条 标准中所涉及的班组是指:企业中最小的行政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 @Feiy6?
第四条 标准中所涉及本质安全的定义为: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H1i~kB
本质安全型员工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通俗的说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F^oY
K/d
本质安全型班组是指,班组建立和形成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即使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条件下,也能够依靠班组内部的功能保障和制度约束,实现本班组及岗位长效安全生产。 Z$ ~pyC^>
第五条 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评定标准可概括为“5831”模型: 即五项基础、八大支柱、三项支撑和一个目标。 上述四大模块共同构建成一个 “班组安全屋”。 r(ic}s!g
=16TWfQ
za.$T
第二章 一般要求 vd.&Cchh
iq> bz
第六条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班组活力;根据安监总管四[2011]82号《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 {oKCkJ ^c
第七条 企业开展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工作,旨在增强员工安全素质、提高班组安全能力、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w@xOA=1(F
第八条 企业要组织开展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达标活动。班组达标活动及其结果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 :gx8hB7S0
达标评定工作由企业自主组织。 Bhsw
D:U
5:~"n%]w
hPNsRtYg
第三章 安全基础管理 `b})>
^
N+W>AC
第九条 岗位与职责 /vuev1
(一)班组长 #g;s i$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 r&eAU&E
(二)安全员 kXl-1K$z
班组应按要求设置兼职安全员,其职责是协助班组长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r)GYgii
(三)群众安全监督员 /)eAmU7!
班组必须按要求设兼职的群众安全监督员,其业务受车间工会的领导,主要职责是监督班组长、班组安全员是否按上级要求认真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遵章守纪,是否按“五同时”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群众安全监督员发现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时,要及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逐级反馈。 n[PilDV
(四)临时负责人
w\ptEJ.
班组分散作业时,每个分散工作团队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Hx?X,[Pi
安全员不在岗时,班组长必须明确安全代管人员。 Q:wy^8}I0
班组长不在岗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c5VCq1
(五)员工 Db>Pj(H=
建立班组成员“一岗双责”,明确各岗位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应履行的安全责任。 x3 0ou:w
第十条 制度、规程和标准 Qn/|9oF"
(一)规章制度 9{$z#
班组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员工,规范员工的生产作业行为。 cZD Y_cJ
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交接班制度、班组会议制度、班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班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班组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班组安全生产联保互保制度、班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 7S<CO@j
(二) 操作规程 G5_rU;t:?G
班组每个岗位所从事的作业及其所操作的设备、使用的工器具等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相应的操作标准。 &<'\45
(三)作业标准 0@V+m_K
班组应建立和健全现场管理标准、员工行为标准、岗位作业标准、设备点检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等,标准要科学、合理、适用;做到“简化、量化、程序化”。 DEyc_'Lg-
(四)临时措施 b3p@(A|,+
对临时性工作,班组应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经审批后实施。 ;;Ewb7Qq
(五)执行 zj`7rRU9
班组成员对上述各项制度、规程和临时性措施要做到:应知应会、能说会用,制度上墙、熟记在心、严格执行。 EWXY1O+
(六)评估与修订 n'PO-{}tu
班组要根据现场资源和相关因素的变化、以及以往事故教训等,检查现有制度、规程和标准。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上报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 教育与培训 P>#"q(O
(一)计划 ~MjE:{
班组要根据本班组的具体情况和上级要求,制定并实施班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 O?%u mJC
(二)要求 _;gvj& |